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港美王老板,(https://xueqiu.com/7847648151/341310998)
最近时零售非常热,昨天淘宝闪购对外发布:将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,投入500亿补贴商家和消费者。
从数据上,从5月初淘宝闪购全量上线以来,即时零售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变。此前,国内即时零售市场的日订单量约为1亿单,而到近期,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1.6亿。6月23日上线,不到两个月的淘宝闪购,日订单量已经超过6000万单。
有些人不看好阿里股价,认为这500亿实打实利润的损失,对股东不友好。个人认为,账不能这么算。
利润损失,不等于估值受损。早些年,很多互联网公司越烧钱越亏损,股价越涨。拼多多做temu,亏损那么多,并没有影响估值。核心逻辑在于:烧掉的钱,能否换来对应指标的变化(用户数、GMV增速、市场份额),而不是简单的亏损导致估值和市值下滑。
回到淘宝闪购补贴的战略逻辑,和当年的外卖大战逻辑不一样。阿里昔日的投资问题,也不能投射到现在和未来的投资上。市场对阿里的反馈,过于负面。
从相反的视角,作为阿里的管理层,如果在当前的外卖和即时零售大战下,仍然盯着眼前的短期利润,却不参与竞争,投资者恐怕也不愿意看到。
外卖和即时零售这轮大战,个人看下来,阿里的逻辑其实很清晰:
在AI领域还在投入初期,并且没有到规模化营收的阶段,选择继续扩大电商的份额是正确的。首先是外卖,现在的发券补贴,确实会带来饿了么的亏损上升。但是如果把外卖业务放到整个阿里电商的大盘子里,外卖的补贴和亏损,相当于阿里电商主站的营销费用。这个成立的前提是:只要花出去的补贴,能带动淘宝的闪购和电商GMV和用户使用淘宝的频次,目的就达到了。
这个营销费用,既可拉新,也可以对老用户“促活”,这笔账可划算太多。从京东公布的一季报看,外卖——即时零售——主站,这个链条是成立的。
对于阿里集团,除了外卖和闪购,甚至我认为手里的牌都没完全打出来,比如飞猪,目前的投入和协同远远不够。
既然淘宝都可以点奶茶、买菜闪送了,订酒店和机票这么高频的,也可以快速协同起来。甚至,在会员匹配上,从饿了么、飞猪到整个主站购物,淘宝应该尽快按照客户的年度购物金额,来给客户匹配一个全站的会员等级(这点如果做好了,友商就很有压力)。
从集团的视角看,不管是业务层面还是财务层面,闪购都是一个极具性价比的业务。如果集团从组织层面,再把飞猪以及供给侧的盒马、1688这些理顺,手里的牌将会极具威慑力。$阿里巴巴(BABA)$ $美团-W(03690)$