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正确的步态,你真的会走路吗?

了解正确的步态,你真的会走路吗?

步态与走路不同,走路是一个过程,而步态是一种形式。通俗地说,步态是描述人走路特点的一种周期性现象,并且每个周期可以被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分析。

正常步态分为站立期(Stance phase)和摆动期(Swing phase)。

站立期

相当于脚接触地面的时间,就是一只脚的脚跟着地到全脚着地,最后再到足尖离地前的时间,又称为负重期。这一期大概占60%的步态周期。

摆动期

相当于脚离地的时间,又称非负重期。在站立期内,主要是伸肌用力,比如说臀大肌、股四头肌和小腿比目鱼肌、腓肠肌等。而摆动期内多是屈肌用力,比如髂腰肌、胫前肌。

从这两个阶段在步态周期中所占比例可以看出,站立阶段(60%)是至关重要的。特别是在足部接触地面这个阶段,足部需要发挥以下几项重要的功能,才能完成我们的“软着陆:

足跟着地时吸收地面的冲击力

适应不同的地面情况

为身体提供稳定的支撑平台

作为向前推进的发力点

足跟着地时吸收地面的冲击力

适应不同的地面情况

为身体提供稳定的支撑平台

作为向前推进的发力点

从康复医师的步态分析角度来看,站立阶段又被细分为足跟着地期、站立中期和推进期。不同阶段足部的功能与作用也是不同的。

足跟着地期:

在足跟着地期,也就是我们脚刚接触地面时,足部主要发挥的作用是:吸收地面的冲击力、保持身体平衡。

站立中期:

在站立中期,足部更多的是起支撑和稳定的作用;一条腿支撑整个身体,整个足部处于全负重状态。这一阶段足部从“缓冲器”转变成了“稳定器”。

推进期:

推进期是站立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,足跟提起时推进期随之开始。在推进期,为了让足部发挥有力的杠杆作用,足部会有一定程度的外旋。当身体重心前移时,大脚趾会向上弯曲,足弓处的软组织会变紧,足弓向下弯曲,膝盖伸直,推进身体向前。

每个人的步态都是独特的,如同人的指纹一样,所以才有大家在阿汤哥的电影中看到的“步态识别”这一幕。

今天为大家简单介绍了正常的步态周期,大家可以在日常行走中感觉一下自己步态是否存在什么问题。下一期我们将介绍一些大家通常存在的错误步态。

(本文图片来源网络)

E N D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蚬子和花甲的区别有哪些?
365bet赌城投注

蚬子和花甲的区别有哪些?

🎯 07-19 💯 12
手机绘图软件大全:探索适合你的作图神器
365bet赌城投注

手机绘图软件大全:探索适合你的作图神器

🎯 07-08 💯 408